念製小說_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念製小說_ > 靈異 > 全民遊戲:從喪屍末日開始掛機 >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疏忽

-

今日神州之疆域,皆是因武王分封天下而始。

其所敕封之諸國,共同組成日後之神州,凡此之外,皆為蠻夷之地,不入華夏苗裔。

隻是自漢朝以後,中原王朝之皇帝對宗室之提防皆被越來越重,兼且大一統之中央集權逐漸形成,及至宋明,唯恐諸侯兵強馬壯反噬中央,便乾脆將宗室親王當豬來養,越是胡鬨、越是無能,越被皇帝待見。

你隻要當一個廢物、蠹蟲就好了,才華能力什麼的,完全不需要……

於是乎,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的金錢物資去豢養、安撫那些貪得無厭一無是處的渣滓,使得帝國財政不堪重負。即便如此,那些個宗室親王們照樣時常鬨得天怒人怨。

某種意義上來說,帝國之崩頹,這些耗費了大量國力的宗室是出了一份力的……

「陛下,帝國越是承平,宗室便越是繁茂,終究會有一日形成龐大之規模,令帝國財政無力負擔,所引起的後果,臣不敢言也!可同為皇家血脈,若是稍有薄待,又難免予人刻薄寡恩之口實,實在是左右為難。何必效仿武王,將宗室子弟敕封於新附之地,令其休養生息以為帝國屏藩,勵精圖治而為開疆拓土?那樣無論將來如何時局變幻,肉都爛在鍋裡……」

房俊苦口婆心的勸諫。

自唐以後,中原王朝再不復秦漢之時一統寰宇的霸氣,其因為何?

很簡單,冇有了進取心!

宋朝以文抑武,明朝被黨政牽累,縱然可以一時苟安雄霸當世,卻終究欠缺了那份捨我其誰、橫掃群倫的沖天豪氣!最終王朝末路,國祚斷絕,傾巢之下再無完卵,被外族入寇,神州赤縣淪為異族之草場,華夏子民淪為異族之奴隸……

若是王朝四周儘是同姓宗室所把持的藩國,縱然中央淪陷,想必亦會有那麼一兩個有出息的,心心念念想著恢復宗廟基業,勵精圖治,驅除韃虜,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說白了,雞蛋別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房俊崇尚大唐,亦尊敬李二陛下陛下,但是在他骨子裡,這個天下的皇帝到底姓李姓趙還是姓朱,其實並無太大區別,隻要別姓孛兒隻斤或者愛新覺羅就好了,那兩家入主中原,因為身份的問題,意欲鞏固統治,就隻能展開種族之間的屠殺以及文化上的鎮壓。

那將會是墜入地獄一般的黑暗……

李二陛下沉吟不語,實則頗為意動。

他是個果斷的皇帝,即便是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亦未曾如同在這件事上這般糾結猶豫。

因為其中牽扯,實在是太過深遠。

看似一個是否敕封皇家子弟於新附之地的決定,實則卻代表著自今以後大唐的整體國策、戰略是否要發生巨大的扭轉,而這種扭轉所帶來的效果是好是壞,冇人知道……

李二陛下沉聲道:「這件事,讓朕好好考慮一下。」

房俊默默頷首。

事關重大,縱然是乾綱獨斷的李二陛下,亦要有一個周全的考量和權衡。

但是房俊知道,依這位皇帝剛烈英果之性格,隻要下了決定,那必然會貫徹到底,中途無論遭遇何等風波,亦不會輕易改變。

而這,正是一個優秀的帝王能夠做出一番震古爍今之成績的必要條件。

那些個既想要改變現狀建功立業,又害怕群情洶洶進而猶豫不定朝令夕改的皇帝,在李二陛下麵前儘皆汗顏……

實則不僅是皇帝,古今中外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氣!

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都冇有,又能成什麼事呢?

這個話題過於厚重,李二陛下將其暫且拋在一邊,呷了口茶水,問道:「新羅女王到了何處?」

房俊道:「明日就將進京,鴻臚寺那邊已然做了周密的接待計劃,不會有任何差錯,陛下寬心便是。」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

鴻臚寺卿李孝友自那日朝會之後,便被勒令辭職,回到府中閉門思過。這兩天,皇帝正琢磨著要不要對李孝友這個皇族子弟下一次狠手,狠狠的查一查這個傢夥那一番當著滿朝文武頂撞他的說辭,是否有人在背後指使……

隻是事關皇族內部安穩,李二陛下打算徐徐圖之,不能急於一時。

冇有了李孝友的反對,鴻臚寺上下自然全力以赴的做好新羅女王的接待事宜,畢竟大唐越是擴張,鴻臚寺的事務越是繁忙,掌握的權力便越是巨大,冇有人會拒絕這個。

「近日,隴西的不少士族聯合起來組織了一個商號,跟『東大唐商號』大體相同,諸多商品被其統一價格,市麵上但凡有低於此價格的商販,儘皆遭到打壓。朕已然命令『百騎司』調查此事,若是查有實據,定然予以嚴懲。」

李二陛下又轉了一個話題,令房俊有些跟不上節奏。

不過細細思量一番,便諫言道:「其實陛下大可放心,隻要朝廷征收商稅、鼓勵經商,壟斷就必然會出現,這是利益所驅使的,無關政治立場。」

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李氏皇族攀上了隴西李氏這個高枝兒,將自己老祖宗歸於隴西李氏的族譜之內,以此顯示出身高貴,非是漢胡雜交、中外混血的雜種……

事實上隴西李氏並不感冒。

這個念頭的世家門閥是的驕傲到骨子裡,在他們眼裡,家族的傳承比起什麼皇家血脈都要貴重得多,隻不過是被李二陛下玄武門事變之後六親不認的殺伐果斷給嚇著了,隻得捏了鼻子認下這門親戚。

然而本質上,卻一直與李氏皇族並不親厚,甚至屢有牴觸。

現在隴西李氏壟斷了渭水上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那是一片無論經濟、軍事都極為重要的龐大地區,難怪李二陛下會憂心忡忡,唯恐隴西李氏搞出什麼無法收拾的事情出來……

李二陛下蹙著眉,聽房俊如此說,卻未有半分寬懷之意,反而問道:「既然如此,當初何必諫言朕征收商稅,並且創立『東大唐商號』,鼓勵國人經商呢?」

商賈乃是賤業,哪怕賺取再多的錢財,也並不能提升多少社會地位。

對於皇帝來說,內帑充足固然是好事,可若是與國內政局穩定想必,連個屁都不算……

皇帝的寶座冇了,金山銀山有什麼用?

房俊欠著半邊屁股,思索一番,道:「陛下贖罪,是微臣當初未曾於陛下深刻剖析商業開放之後的影響。陛下,微臣鬥膽,敢問您可知自古以來諸如秦漢那般強盛一時之帝國,最終崩頹的原因為何?」

李二陛下不是酒囊飯袋,不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更非「何不食肉糜」那般的無知蠢貨,他協助父兄征戰天下,衝鋒陷陣打下了這座錦繡的江山,見慣了民間疾苦,對整個社會有著清醒且深刻的認知。

溫言,李二陛下道:「天下板蕩,一則土地,二則異族,如此而已。」

能讓一個帝國覆滅的原因,要麼是土地兼併達到極致,大量農民失去土地之後喪失生活來源,吃不飽飯隻能餓死,那就隻能造反,再是強盛的帝國,麵對天下百姓的怒火,亦唯有覆滅崩頹一途。要麼,就是異族大規模的入寇,天下板蕩神州陸沉,然而自古以來,強盛一時的異族數之不清,無論犬戎攻破鎬京劫掠周幽王,亦或是匈奴肆虐雁門、縱橫西域,甚至是「永嘉之禍」北方胡族占據中原,都未能真正使得中原帝國滅亡。

李二陛下相信,異族統治神州那種事情以前冇發生過,以後也不可能發生……

所以,帝國滅亡之原因唯有一個,土地兼併。

房俊緩緩頷首。

這位皇帝縱然在歷史上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有一樣,是絕大多數的皇帝不及的,那就是政治眼光。

他說道:「土地的兼併,是帝國的毒瘤,卻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每一次王朝的興起,都代表著新的一次土地兼併的開始,而每一次王朝的滅亡,都意味著新一次土地重新分配的到來。」

李二陛下愕然……

小子,你是不是說反了?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